你有没有发现,现在最怕的是美元不加息了,不是加息。
我问一个朋友,他是做跨境清算的。我问:你们最怕美联储出什么招?他说:不动了。真的不动了,那我们这边日子就难熬了。我听完有点没反应过来,怎么大家现在都怕稳了?
过去几年,我们反反复复听美联储加息、放鹰、放鸽,一会紧一会松,大家都跟着跳脚。现在倒好,老鲍一句话不说,反而是我们最难受。不是说我们怕他们变,是我们怕他们不变。现在的关键,是这场稳的背后,其实是另一场动荡。
鲍威尔最近的表态,其实是很明确的。他在6月美联储会议上讲得很直白:通胀下不去,利率别想动。这不是市场预期的年内两次降息吗?但老鲍用实际行动告诉你,别想。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.25%至5.5%,连续11个月不动,创下2007年以来最长利率静止期。市场上的人都知道,这不只是稳。这是捂住美国金融泡沫出口阀门的手还没松。
美联储现在的正向忧虑是担心通胀卷土重来。一旦提前降息,热钱涌回股市、楼市,资产价格再次疯涨,老百姓生活成本上去,拜登连选票都保不住。更要命的是,如果降息太早,被国际市场解读为美债压力大、经济撑不住,那美元信心会动摇。这就是鲍威尔心头的那团火,明面上不动,其实是被架在焦灼的火上烤着。
展开剩余70%但问题是,美国按兵不动,我们这边的压力却在增加。
这一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在7.3以上上下波动太久,企业惜汇情绪严重。很多外贸企业该换汇的不换汇、能躲就躲,因为都觉得还能涨点。结果是,结汇意愿持续偏低,外汇流动性在紧。
我查了一下数据,中国人民银行在2024年5月末的外汇占款为21.2万亿元,环比减少321亿元,已经是连续三个月减少了。同期,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显示,结汇同比下降了8.3%。这些数字背后是什么?是出口企业持币观望,是热钱绕着人民币走。我们不是没钱,而是这些钱没法流回来。
这就引出了一个敏感但不能不谈的问题:结汇管控是不是要强化了?是不是要恢复一定比例的强制结汇机制?这话在公开场合很少有人讲,但在金融圈,已经不是个新话题。
过去我们取消强制结汇,是为了让人民币更市场化,是为了让企业有更多的灵活性。但现在情况变了,市场自由度变成了外汇滞留。贸易顺差一直有,2024年前五个月累计顺差已超过2800亿美元,按理说,人民币不该这么贬。但为啥还是在贬?钱没回来,等于没进账。
更麻烦的是,我们的财政也盯着这块钱。
地方财政吃紧,这已经不算新鲜事。今年前五个月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了2.5%,其中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下降了6.1%。土地出让金继续大幅下滑。发债额度在压缩,赤字率又不能随便扩。怎么办?贸易顺差、结汇收入成了为数不多的可以用的水。
但问题是,这口井现在抽不上水了。如果外汇结汇还是靠企业自觉,那等于把国家财政的命脉交给企业的预期。而企业的预期,又被美联储利率锁死了。
回到鲍威尔。很多人盯着他是否降息,其实老鲍清楚:一旦他松口,美债的压力会压垮市场信心。5月美国国债余额已突破34.8万亿美元,仅利息支出就逼近年财政收入的20%。他不能让美元突然贬值,那会引爆资本外逃。而中国呢?我们反着来,人民币不能太贬,不能让资本持续外逃,不能让财政继续干等钱。
所以,我们的忧虑是反向的。老鲍一稳,我们这边就动不了。美元强压人民币,人民币弱又压住了国内流动性,财政继续等钱,企业继续惜汇,钱绕着国家走。你说这像不像卡住了脖子的输液管?
这一切看起来挺拧巴的。美国怕通胀,我们怕流动性枯竭;美国怕钱太多,我们怕钱不流;美国怕降息太早,我们怕他们永远不降。
你问这事能撑多久?没人能拍胸脯说得准。
但可以确定的是,留给自愿结汇的时间,真的不多了。
发布于:江西省康乾配资-我要配资网-可靠配资网-实盘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